情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情调小说 > 诡三国 > 第2998章矛盾需要针对

第2998章矛盾需要针对

第2998章矛盾需要针对 (第2/2页)

『你……你……』步森显然想要呵斥斐潜不敬佛,可是话到了嘴边却吞了下去。若是斐潜不以佛法为论,步森可以呵斥,蔑视斐潜,可是当步森发现斐潜通晓佛理,并且以佛理来叙述西域事的时候,他就很难去直接驳斥斐潜了,必须要以佛理来辩驳。
  
  可偏偏斐潜所言,又是极难辩驳。
  
  佛是唯一的,但又是一切佛。
  
  如果步森否认大汉的佛,那么就等于是否认了一切佛。同样的,如果说批判斐潜在扜泥城的所作所为不慈悲,是恶魔所为,排斥汉人,那么同样就必须否认大天五事……
  
  其实佛法里面的争执,不比儒家内部的经义斗争少。
  
  阿罗汉有没有烦恼,能不能退转?
  
  三世恒有还是无?
  
  诸如此类,其实就像是诸子百家一样,是在哪个时代的人对于世界的探知和思考。
  
  而且佛教的十方论,甚至有些像是后世科幻当中的超空间,甚至让斐潜也不免会思考大宇宙时空的问题……
  
  不过,斐潜可以肯定一点的就是,步森不是上座部的,因此他必须承认阿罗汉有烦恼,可以退转,否则就跟他多年来在西域传教的本意违背了。
  
  佛教里面的阿罗汉,地位是超然的,就像是儒家里面的大儒一样,受人尊敬。可是世间千万,唯有人性使然,有真儒自然也会有假儒,在佛教发展的过程中,当然不可避免的会有人借用阿罗汉的名头招摇撞骗,由此对佛教造成严重损害,这个时候是选择去否认『阿罗汉』的超然、去辨别谁才是真假『大儒』,然后让信徒见到了阿罗汉先来一轮扫描,还是表示说阿罗汉都没错,只是有的『阿罗汉』会有大天五事,会烦恼,会退转呢?
  
  这就像是后世『专家』和『砖家』。
  
  是不是官府不知道专家有假?
  
  也知道的,但是从来就不会说『专家』究竟有什么标准,如何才能让普通百姓辨别什么是专,什么是砖,只是一味的表示阿罗汉也是会梦遗,会流口水,要因『他令入』,方有『道因声故起』。
  
  否则的话,就像是那句老话,抓十个专家枪毙,肯定有冤枉的,但是抓十个枪毙九个,肯定有漏网的。
  
  所以敢出辨别标准么?
  
  不敢啊!
  
  不如就闭着眼,大天依旧还是好同志,哦,好罗汉。
  
  除此之外,佛教和儒家,以及大多数的知识传承的过程产生问题一样,在最初的理想传播者死去之后,想要让人达到一统,达成平等,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佛老大死了,佛家就四分五裂。
  
  坚守佛的戒律的人,坚守佛的戒律,判决十事非法,可是偏偏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十事净法。因为就连佛本身,在磐涅之前都预见了佛戒会被破除。
  
  佛在世时,佛的弟子们依教奉行,依六和合共住,和睦相处,如法修行,虽没有什么重大的诤论,但在某些见解上和主张上也存在歧异,却能够遵循佛陀制定的戒法受持,能够同修清净梵行之道。
  
  佛以一昔演说法,众生随烦各等解。
  
  所以,佛陀的教法本无差异,而是众生妄心分别有差异。等到了佛将入涅槃之时,佛自知后来的弟子们会拘泥于小枝小节而有碍于佛教的发展,便对侍者阿难说:『吾灭度后,应集众僧,舍细徽戒。』
  
  可是很遗憾的就是,佛没说清楚什么才是大戒,什么是细微戒。
  
  细微戒,戒不戒,没问题,但是渐渐地连大戒也给扔了……
  
  毕竟苦行苦修,实在是太痛苦了。
  
  有谁不喜欢作弊?
  
  这个作弊有很多别称,佛教里面称之为『顿悟』,战锤里面称之为『我寻思』,里面称之为『系统』……
  
  由苦行带来的其他种种不便,使得不少信徒对佛法失去信心和怀疑。
  
  行为和理论门槛太高,不利于佛教的传播和传承。
  
  于是,佛教组织在放弃了戒律之后,就很快的腐化,腐败,腐朽,崩裂成为了各个部各个派,相互批判攻击,让莲台上沾染了血迹。即便是后来大乘佛法再次统合,但是已经永远没有了佛生之时的纯净和荣耀,只剩下了佛灭之后的暗淡和余烬……
  
  斐潜看着沉默的步森,并没有因此就要放过他,『世尊为阐陀说第一记,是为杀证罗汉,亦或是说证罗汉,还是修证罗汉?若皆可,吾亦罗汉,若不可,佛亦犯戒。大和尚,请问这是如何解释?』
  
  步森瞪圆了眼,喉结上下挪动着,只觉得脑袋发胀,嗡嗡作响。
  
  因为斐潜说了一个佛教之中很严重的事情。
  
  就像是斐潜在推崇儒教的信众面前说孔子不忠不孝,身为鲁国人,在鲁国担任官职,结果战乱的时候没想着尽忠尽孝,嘴上说着『是可忍孰不可忍』,脚下却抹油到了齐国避难……
  
  佛教里面有个阐陀。
  
  这家伙担任的是领导司机……
  
  阐陀因病产生自刎想法,虽然舍利弗与大准陀一再的探望阐陀,劝慰他不要自尽,但是言语的力量显然不能使得阐陀在肉体上得到缓解,病痛让阐陀最终选择了自尽。而自杀在佛教当时的教义之中,也是一种杀业,而造成杀业的人是不能成为罗汉果的,可偏偏佛陀说阐陀自尽的同时已证阿罗汉。
  
  这个事情涉及到果位与杀戒的冲突。其一,怎么笃定知道自己自杀的时候已经是阿罗汉?这无疑是一场豪赌,如果无法确定,那么就意味着一生的修行化为流水,最终堕落畜生道还杀业,下场会非常惨。其二,阿罗汉可自杀证道,那么其他佛教徒也能自尽证道?若是如此,佛教和其他动不动自杀来证道的邪教有什么区别?其三,如果说自尽与涅槃是可以共存的,那么同时发生的因果、先后关系如何界定?
  
  于是这么一个大坑,让后来很多佛教徒都挠秃了头,就像是儒家子弟一样各种往儒家经义的窟窿上面贴狗皮膏药……
  
  佛说,阐陀自尽无大过。
  
  看在多年当司机的功劳上,算他是罗汉果罢!
  
  算?
  
  这也算?
  
  从人的角度来看,这没有错。
  
  可是以僧律来看,阐陀有过。
  
  杀业是大过。
  
  僧律也是佛说的。
  
  这就像是安乐死。这或许是一个身怀绝症之人最后仅有的安平喜乐,可是制度不允许,按照制度来,这是杀人。制度之所以不允许也同样很好理解,因为从现有的制度角度来说,无法判定到底是不是真的安乐死。
  
  若佛不是佛,是人,那么就很简单,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有不同的理解,之前说的话也可以随时反悔,这就是人。
  
  可佛不能如此。
  
  佛若是随时翻脸做回人来,那还能叫做佛么?
  
  还俗佛?
  
  斐潜指着扜泥皇宫,对着步森笑道:『若是阐陀可为罗汉果,那么你我就是舍利弗与大准陀,是来帮助他坚定自我选择的……若是阐陀不可为罗汉,那么我现在让童格罗迦赎买,不也是在救童格罗迦么,大和尚为何要愤怒呢?』
  
  步森全面溃败,无言以对,只能是不断地口称佛号。
  
  可是,事情不是说闭上眼就能装作不存在的。
  
  斐潜温和的笑着,在鄯善皇宫之下,准备给步森最后一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