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情调小说 > 诡三国 > 第1581章 内学谶纬八十一

第1581章 内学谶纬八十一

第1581章 内学谶纬八十一 (第2/2页)

张衡认为,八十一篇谶纬图鉴根本就是祸国之源,应该全面禁绝。当然,此言一出,便是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而且还是八十一个马蜂窝。
  
  《七经纬》、《论语谶》、《河图》、《洛书》等合称为“谶纬”,共有八十一篇。谶是神的预言,谶书是一种占验吉凶的书,比如像是河洛,而纬是经之支流,衍及旁义,纬书就是依傍经义,是神学迷信、阴阳五行说与经义的结合。
  
  谶纬之学的首创者,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董仲舒。
  
  天人感应么,没有神秘感怎么行?
  
  随后,在《白虎通义》之中,全面确立了谶纬的地位,让谶纬与今、古文经学迅速结合,而且在引征经典时,凡是有经有纬的,通常是先引谶纬,后再引经书。谶纬成为决定国事的本源。凡经说上的分歧,甚至国家的礼乐制度、征伐战争,都要以谶纬决断,谶纬决定一切纷争和犹豫不决的事情。
  
  谶纬被尊为秘经,孔丘秘经,为汉赤制,号为内学,是孔子的心传,微言大义所在,是儒学的精髓,具有正宗的权威性。到了光武皇帝,更是以图谶宣布于天下,在他的极力倡导下,众多儒生争相趋从,侈谈纬候,妄言图谶,所谓“学孔子《七经》、《河图》、《洛书》,内外艺术,靡不贯综”,这成了汉代士族子弟,尤其是今文经学家的共同风尚和特色,就像是后世某段时间内,不挂个洋名的商品都觉得土掉渣一般,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一时间谶讳之学如日中天,盛极一时,至今不衰。
  
  开始的时候,儒家拿着谶纬这个武器却是很爽,就像是开挂一样,捅翻了法家,干掉了黄老,顺便扫平了方士和墨家,还穿上了神秘的外袍,反正说什么都有图,最终解释权在手,天下可横行。
  
  斐潜之前为何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些什么祥瑞来谋福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纵然有很多人知道这个什么狗屁祥瑞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依旧捏着鼻子哈哈呵呵的认下来,因为在当下,谶纬依旧是占据很大的主流意识层面。
  
  对戳纬的态度和掌握谶纬之学的水平高下,早已成了大汉士族子弟的一项指标,这个指标甚至能影响其在朝廷的当中的职位高低。
  
  今文经学和谶纬几乎已经合而为一,凡今文经学硕儒无一不是谶纬大家,而古文经学因为着重于章句训诂,以经史释义,从本质上排斥谶纬,所以一直受到今文学家的极力抨击和贬斥。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今文就不好,古文就好,相反也是一样,只不过是因为时代的发展,需求有变化。
  
  最早的时候只有古文经学,而这些经学隐晦难明,甚至因为传承的原因缺文少字的,所以儒家想要壮大自身,打翻竞争者,不仅是偷偷摸摸的从别人口袋里面掏了些东西装成自己的,还杜撰出不少东西来,谶纬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当时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相比较而言更为通俗易懂一些的今文经学,就成为了大汉治理民政的标准,比如以《禹贡》治理河川,以《洪范》察知天变,以《春秋》判决案件,以《诗》引为谏论等等,今文经学早期不仅对大汉,甚至对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仅仅依靠隐晦难懂的古文经学,是远远做不到这一点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以谶纬为基础的今文经学就开始变形了。每逢灾患战乱,天子和大臣们不是先考虑如何解决危机保护社稷和百姓,而是以谶纬之言欺骗百姓,自欺欺人,最后导致祸乱愈演愈烈,国势日衰。而在军队之中,每逢战事不是整训军备积极应战,而是先用谶纬蓍筮预测胜负,结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
  
  “加之光武以谶纬而兴……”斐潜摇了摇头,继续说道,“河图赤符伏,角逐天下鹿,故而纵然迁都雒阳,再建学宫,亦不得绝谶纬……”
  
  徐庶点点头说道:“光武定图八十一,亦属无奈之举也……殊不知如此一来,天下乱,谶纬必然四起……”
  
  光武皇帝一统天下后,痛定思痛,随即宣布图谶于天下,把图谶八十一篇作为定本正式公开。这一方面维护了谶纬的尊严,提高谶纬在大汉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奸佞阴谋再造谶纬祸乱国家,以至威胁社稷稳定。
  
  然并卵。
  
  比如近一些的黄巾之乱,那个响彻天下的口号,其实就是一句杜撰出来的谶言。还有像是“代汉者”,不知道将多少人带到沟里去了。
  
  因此斐潜不得不防。
  
  尤其是当下川蜀,像是谯并这样以谶纬为幌子的大有人在,当下斐潜势头强盛,加之兵马于城下,自然老老实实,但是如果说斐潜离开了川蜀,再加上前线吃紧什么的,然后这些家伙也搞出一个什么谶纬来,就相当不好玩了。
  
  粗浅一般的方法自然是如秦始皇那样,抓一个杀一个,自然也就消停一段时间了,但是实际上这样做并不能解决多少问题,甚至会引发更多的矛盾。
  
  “青羊肆三月方可成……”斐潜轻轻敲了敲桌案,露出了一丝笑意,说道:“某打算在青羊肆一侧,新建谶宫,立八十一图,并征谯氏为其宫祭酒,并设谶学……”
  
  徐庶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说道:“主公此策甚妙!此事便交给某就是!”
  
  两人相视,不由得都笑了起来。
  
  三日之后,便有川蜀子弟上疏,言光武八十一内学传承至今,多有勘误,恳请征西将军拨乱反正,纠明清理云云,旋即引起了川中子弟的议论。
  
  反正刚好是新年前,大多数人都处于闲在家中无所事事的阶段,因此这一条消息扩散得非常快,再加上川蜀原本谶纬的氛围就非常的浓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便加入了这样一场争论的过程中来,和大铁矿一起成为了晏平四年年末,在川蜀最大最热闹的两件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