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情调小说 > 大魏霸主 > 第592章魏国五年发展纲要(三更)

第592章魏国五年发展纲要(三更)

第592章魏国五年发展纲要(三更) (第2/2页)

冉闵点点头道:“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今我大魏东起辽东,西至葱岭,疆域是大了,可是治理起来,也太不容易。各胡族人与中原汉人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如何对待?”
  
  冉明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后世中国的民族政策,事实上所谓的优待,并没有得到少数民族的真正认可,他们该乱时还乱,该反时还反。在绝对民族自治区,简直就是一个个火药桶。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很贱,你越是打他,他越是恭顺,越是对他好,他越是蹬鼻子上脸。比如某岛国,某和族就是此类中的极品。
  
  冉明突然想到了满清时期,不得不说,清朝满族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完成胡化汉族的政权。将汉族唯一的血性和尊严阉割殆尽。成王败寇,满清的政治策略是极其成功的。冉闵不禁脱口而出道:“首先要从态度上,杜绝歧视,提倡汉胡一家亲,何分彼此,彼之妻子,乃是我的妻子,彼之亲朋,乃是我的亲朋。我朝待之以诚,若不服之,王师必伐,也是正义之师。父皇意下如何?”
  
  冉明的提意非常高明,在这个时代,汉族还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崇洋媚外的现象,根本不存在,反之。崇汉媚汉的,却非常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五胡乱华,汉人人口锐减,要想快速发展魏国经济,恢复国力,就必须消除民族隔阂,齐心协力。
  
  目前,冉明把鲜卑族慕容部的作法,就非常成功。汉化慕容部也非常有效。这就是文化的软实力。简直就是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
  
  冉明知道这个政策他可以跟冉闵提,让冉闵去实施。因为这个提议只要公布出来,就会很好的笼络到胡人将领和官员的心。冉明可不敢再做出什么笼络人心的事情了。
  
  冉闵道:“明儿,你很不错,这几条谏议很得朕心,朕很是喜欢!”
  
  冉明道:“儿臣愧不敢当!”
  
  “有功就要赏,有过必罚!”冉闵道:“朕嘉你谏言有功,改胶东王为秦王!”
  
  秦州泰始五年,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合七郡置秦州,镇冀城。太康三年,罢秦州,并雍州。七年,复立,镇上邽。
  
  冉明并没有因为改封秦王而心喜,相反他倒是忧心重重。别看秦州有七郡之多,而且地盘够大。可是那是什么地方,别说是一千六百多年前,就算是后世,这也是鸟不拉屎的鬼地方。经过连年的战乱,汉弱胡强,秦州七郡的百姓,比中原更惨。恐怕连十室九空都没有。这才是千里真正的不毛之地。
  
  而且,冉明在胶东国,青州的影响力日渐增大,大到几乎是自成一国,国中之国的趋势。而且青州的经济异常繁荣,以一个州的之地,占据了魏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近半的税,这让冉闵感到了威胁。他也坐不住了,必须有所动作。
  
  其实,冉闵手段也非常高明。别看他给了冉明一州七郡之地,光从地盘面积上,版图比胶东国大了不止十倍,可是整个秦州的人口,也不过五六十万人。这五六十万人其中过半是胡人。至于经济,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果然十二月中旬,魏国大朝会时,冉闵提出了魏国五年计划这个概念,然后规定每隔五年,五年就会更新一次五年计划,国家根据这个方向,进行努力奋半。
  
  五年计划并不算高明,在后世就连中学生也知道的。可是在这个时代,朝堂上的诸位大臣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理念。冉闵的五年计划纲要还没有提出,朝堂上的大臣们议论声就响成一片。
  
  中书令刘群道:“陛下,此举甚妙!”
  
  崔悦也适时的拍了冉闵的一个马屁:“这五年计划不仅妙,而且妙不可言!”
  
  冉闵道:“第一个五年计划,朕感觉我们大魏应该从五个方向着手。第一,整军备战,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完成统一天下大业。”
  
  统一天下提上日程。仅仅定下这个目标时,就让满朝文武欢呼雀跃。
  
  “第二点就是胡汉一家亲,共建太平盛世。制定大魏律法,禁止歧视胡人,鼓励汉胡通婚,胡人可以像汉人一样,可以从政,亦可从军。前提条件是,必须服从朝廷管理。不服教化,坚决打击,毫不留情。第三点,就是编户齐民,重农兴农,薄徭役,轻赋税,以德化百姓。废除酷刑,除十恶不赦之外,一律不施以死刑。但凡魏国的囚犯,改坐牢为劳动改造。这点自然是出自冉明的意见。第四点,则是晋国奢侈误国,前车之鉴,全国上下,要杜绝奢华之风,崇尚俭朴。冉闵还在宣布,魏国从此以后不修一座行宫,皇帝出行,一律住行军军帐。减少铺张浪费。但是从皇室节俭的开始,却提高官员待遇问题,除了增加官员一成至三成的俸禄之外,还首先提出了工作餐制度。
  
  这点灵感来源自冉明在后世职工大食堂,只要是大规模的食堂,其实也是节约的一种方式。七品至九品官员,免费食用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四至六品,六菜两汤,四荤两素。三品以上,八菜四汤。荤素自便。
  
  第五点,就是面向全国,招贤纳士。
  
  冉闵又非常谦虚的道:“朕只是拥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具体如何制定,还需要朝廷诸位臣工商议妥当,再制定出来。作为我们大魏日后的工作方向。朕的目标是,我们大魏在未来五年,要做到编户一百五十万户,开垦耕地万倾,粮食产出突破三千万石。每年每户拥有可支配粮食三十石。钢铁生产再翻三倍,达到两千万斤。水泥产量翻五倍,达到年产量八百万袋。全面开采煤炭,替换木材燃烧。高速公路再修建一千六百里,连通不其至邺城、邺城至洛阳、洛阳至长安的公路建设!”
  
  在这个五年计划提出以后,朝廷大臣们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认真的推敲着冉闵计划的可行性。
  
  像农田,产量这都还好办。可是人口却非常为难,毕竟五年的时间内,要想增加百万人口非常困难的。刘群刚刚想反驳冉闵的这个计划,突然看到崔悦悄悄替给他一张字条。这是用炭笔所写的,上面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荫户。
  
  刘群刚刚想反驳冉闵的这个计划,突然看到崔悦悄悄替给他一张字条。这是用炭笔所写的,上面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荫户。
  
  这是一个历史现象。在古代,其实朝廷制定的税率都不算高,按照西晋制定的税率是三十税之,就是三十分之一,理论上收入的百分之三上缴国家。这个率其实并不算重,哪怕建国后,农业税取消之前,天朝国民负责的税务远比这重。可是政策是一回事,执行下去又是一回事。
  
  但官府差吏的层层敲剥,自由民所实际付出的税往往是政策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即使丰收年景,他们也勉强糊口,一旦遭受天灾人祸,他们就要破家逃亡。自由民往往不如为大族耕种的佃户,佃户有大族做靠山,只要按律纳租服役,奸吏猾胥也不敢过分敲剥。
  
  所以,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好多自由民根本不愿意租种官府的官田,而是自愿租种大族门阀的私田。越来越多的自由民成了士族门阀的佃户,也就造成了朝廷税收的流失。魏国这种荫户虽然情况好些,但是还是存在的。寻常士族或多或少,都拥有数百至上千户不等的荫户。这些荫户既不用缴纳朝廷的税收,也不用服徭役,慢慢的也成了朝廷的黑户。
  
  刘群虽然出身中山刘氏,也是三国刘备挂在嘴上所说的中山靖王之后。刘备的靖王之后,只是牵强附会的,而刘群可是根正苗红的靖王之后,士族豪门,虽然不比王谢七宗五望,但是在魏国,中山刘氏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
  
  刘群不傻,他知道如果他敢提出荫户问题,就等于往死了得罪满朝权贵。自己出头,肯定就是替崔悦当枪使。不过,为了魏国,刘群还是站出来了。
  
  刘群道:“陛下,为了编户齐民,就必须重新制定荫户制定。按照九品中正制。九品一户荫户,八品官拥有两户,七品四户,六品八户,五品十六户,四品三十二户,三品六十四户,二品一百二十八户。”
  
  。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