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情调小说 > 太平新篇 > 第152章:走向蓝水

第152章:走向蓝水

第152章:走向蓝水 (第2/2页)

长期以来与驻日关东军作战地幕府军队屡战屡败,让日本国内的地方强藩更有了倒幕的口实,处在强藩与关东军两面包围之中的幕府左右受制,应接不暇,而强藩的势力却是一天比一天强。这在王财看来简直是一个坏消息,日本在倒幕之后走上明治维新的历史他还是知道的,因此他无论如何是不愿意见到幕府被推翻的,只有帮助这个腐朽的日本朝廷继续存活下去,日本人民才能永远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出于这个目地,王财命令总理衙门向幕府提出停战要求,并暗示只要幕府同意帝国政府对日本关东地权益,那帝国政府将向幕府平息国内叛乱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甚至包括直接调动关东军帮助幕府平叛。
  
  与军方地跃跃欲试,大力支持相反,内阁再次激烈反对,保守派和洋务派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空前的一致,一条心的反对王财在国内尚未平息的情况,冒然对外用兵,甚至京师的读书人还把王财比喻成了兵败高丽的隋炀帝,大街小巷还流传出了《无向东瀛浪死歌》,真正让王财吃惊不小,直到几个书生联名上书,他才弄明白,原来这个时候的国人还把日本当成文化礼仪之邦,以天朝大国自居,指责王财不该对邻国擅动刀兵。
  
  听了这些人的话,王财愣了半天没有说一句话,看来这时候的日本名声还不错啊!看着眼前这些抖着胡子,唾沫横飞的大讲仁君之道的宿儒们,王财觉得要想继续削弱日本,不做些舆论准备看来只能让自己被人形容成暴君,这个时候的日本固然没有能力对帝国有什么威胁。但是历史上这些矮子也没干过什么好事,王财随即下令舆宣司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地宣传明末倭患,甚至还编了个评书《徐福东瀛建国记》,把日本人的出身来历都算到了被秦始皇派去救仙丹的徐福身上,宣称日本人本来就是中国人在海外的一个分支,是由五百童男童女与东瀛土著繁衍的后代,与劣等民族相交之后。血统混乱,自然也就比国人要长的矮小。论身份比不上中华正统,论血脉也是旁系分支,处处比国人要低上一等,但是眼下东瀛内乱,做为中华正统的帝国政府有责任去解救这一支海外华人等等。这一系列宣传非常迎合国人妄自遵大地心理,没有多久国内舆论就开始变了风向,不但支持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人上书要求政府直接出兵日本,这让王财再次看到了舆论地力量,琢磨着是不是该在国内建立统一的宣传机构了。
  
  中华帝国政府的好意马上得到了幕府的回应,双方很快在京都签订《京都条约》,幕府承认中华帝国在关东的权益,割让对马岛,开放沿海各港口为通商口岸,保障华商在日本权益。中国商品免关税,并承认琉球为中华帝国属藩等二十一项条款,而中华帝国政府承认幕府为日本唯一合法政府,并幕府无偿赠送一批军火,同时关东军出兵五千帮助幕府平定叛乱,当然军费得收幕府承担。
  
  《京都条约》帝国得到的巨大利益马上引起了列强的不满。列强当然希望中国稳定,并从中获得更大地商业利益,但是如果因此而在亚洲再成长起一个强国的话却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除了有心利用中国牵制英、法的美、普两国对此积极支持外,英、法、俄各国都是激烈反对,帝**队占领日本关东已成实事,但对马岛却是能够直接控制对马海峡的战略要地,英国人是断然不肯轻易放弃的,因此刚刚在印度剿灭阿三起义的英国人马上组建远征军,并照会帝国政府。要求放弃向日本索取对马岛。
  
  依着王财的个性。吃进去了怎么能再吐出来?一开始他还只是让总理衙门和英国公使打打官腔,琢磨着把这事给搪塞过去。直到听说英国人在印度组建远征军后,才知道这下子英国人是真想动手了,他非常清楚帝国海军根本不是英国人地对手,无奈之下只好照会各国,将对马岛归还给日本,不过也因此而从幕府的口袋里又掏了五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英国人在对马岛问题上的压力让王财再次把建设强大水师的计划提上了议事日程,马尾和舟山造船厂在英、普两国的援助下正在加紧施工建设,相比较舟山造船厂,马尾因为有一些基础而更为顺利一些,王财对这两个造船厂定位地就比较高,听说英国人造出了“勇士”号铁甲舰,于是也要求这两个造船厂引进技术,因此从一开始两个造船厂就在为建造铁甲舰而忙忙碌碌。此外从英国订购的两艘装备有一百门火炮的一级战列舰“济远”,“宁远”号也正式加入了帝国水师的战斗序列。
  
  如今的中华帝国水师已经展成为一支拥有“济远”,“宁远”,“威远”,“来远”四艘战列舰和十余艘巡洋舰的大舰队了,虽然大部分巡洋舰都是本土制造,无论火力与机动力都只等算是差强人意,但是毕竟这也是整个亚洲最强的海上力量了,在秦皇岛登6战中立功而升任帝国海军大臣的朱永华命令他的继任者水师提督瞿振汉整天带着他的水师在海上转悠,从库页岛到南沙群岛都留下了一块块刻着“中华帝国领土”地石碑,整日与风浪、海盗搏斗,让当年那些意气风,青春年少地军校学员一个个晒得皮肤黝黑,很多人血洒千里海疆,舰队每次出海归来都会有几家戴孝披麻。
  
  眼下帝国并无海患,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水师编练达到一定规模就可以了,也不需要经常出海训练劳民伤财,对此这些人的论调王财每每严历申斥,虽然他也拿不出什么理由来说服大6观念根深蒂固地臣子,但是使用强硬手段来推行他的海洋政策还是行的,久而久之人们都知道帝国皇帝志在万里海波,这种自上而下对海洋的迷恋慢慢的激起潜藏在民族深处蹈海荡波的勇气,自明朝开始绝迹于南洋的中国海船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东南亚的各个港口,精明的华商也开始不断的向外输出传统商品,然而走向蓝水的中国人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危险——海盗!
  
  相关史实(以下不计入正文字数)
  
  1、祺祥与同治哪个是载淳的年号?咸丰刚死的时候,载淳用的是“祺祥”的年号,后一奕欣联和两宫太后动政变,把国号改成了“同治”,意思是“两宫同治”。
  
  2、铁甲舰:世界上第一艘铁甲舰不是英国186o年的勇士号,而是法国1859年的光荣号。荣誉号:排水量56oo吨,各类火炮36门,蒸汽动力,主机输出功率15oo马力,螺旋桨驱动,以及风帆辅助动力,荣誉号是19世纪典型的机帆混合动力船,与过去的战舰不同的是,荣誉号本身是一艘铁制骨架的木壳船,但在沿着两侧炮门横轴线上安装一条约11厘米厚的装甲带,铁制装甲保护着船上位于水线以上的所有炮门.因此该舰成为有史以来第1艘真正意义的铁甲舰.勇士号:排水量具体不详,只知道比荣誉号稍大,各类火炮46门,蒸汽动力螺旋桨驱动,风帆辅助动力.勇士号与荣誉号最大的区别在于该舰是一艘完全用金属材料制造的大型船舶,因此在海军展史上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两艘战舰按照火炮数量来区分的话只能算第第5级战舰范畴---三桅快帆船.但其战斗力明显强于拥有1oo门火炮的1级战列舰.因此当时人们称这类军舰为‘船旁列炮铁甲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