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情调小说 > 太平新篇 > 第163章:教皇特使

第163章:教皇特使

第163章:教皇特使 (第2/2页)

太平教的这次大规模的变动让在华的洋人传教士们眼睛一亮。自从洪秀全在广西以拜上帝教为名起义开始算起,西方就对这个打着上帝旗号的农民起义军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刚开始他们还以为洪秀全是一个虔诚地基督徒,到后来才明白他弄的原来是与基督教搭了那么一点边的莫名其妙的宗教,其中的失望自然不必说了。眼下王财领导的帝国政府主动以基督教正统教义来重新改革太平教,并努力扩大其规模的行动,无疑让教廷感到第二春,立刻让他在西方获得齐声称颂,正在为东方传教缓慢而忧心的庇护九世闻听此事喜出望外,颇为开明的庇护九世并不在意那个叫洪贵福的年轻人僭越了教宗地称号。他更看重地是上帝的光芒很快就要照遍中国这个古老地国度。同时庇护九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正在进行宗教改革的中华帝国政府能够接受正统的天主教。而不是那些新教。
  
  罗马天主教廷与各新教教派在中国的竞争可以说是非常激烈的,几十年来天主教总是处在下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天主教由罗马教廷统一管理,而新教则接受各个国家,各个教派领导,比天主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因此如果能说服中华帝国政府采用天主教的教义来改革太平教的话,那很显然天主教将会一举击败各个新教教派,在大公会议(见相关史实2)上获得更大的发言权,这个诱惑让庇护九世迫不及待命令在京师传教的法国传教士孟振生代表教廷与帝国政府做初步的接触。
  
  接到教廷传来的命令,孟振生有些意外,自从1843年他被教皇任命为京师教区主教以来,近二十年时间里还是头一回见到教廷如此迫不及待的要扩张在华影响,作为上帝在俗世的仆人,他也知道太平教改革对于教廷意味着什么,因此马上赶到总理衙门,请求总理衙门帮忙安排他与太平教教宗洪贵福见面。
  
  洋人要见洪贵福的消息传到王财的耳朵里,立刻引起了他的警惕,说起这个孟振生主教他也知道一些,两个月前此人跑到总理衙门,毛遂自荐要求给两个皇子定溯、定漠搞什么洗礼,王财是无所谓,但是回宫与两位夫人周秀英和傅善祥是说什么也不肯把宝贝儿子交到洋人手里,最后这事也就不了了之。这回孟振生找洪贵福想干什么?难道要给洪教主洗礼?王财左思右想不放心,什么事情一让洋人掺和进来总是麻烦,最后还是让总理衙门以“洪教主潜心圣教”为名打发孟主教回去,可是这回孟振生不依不饶的说是受了教皇的命令,非要见洪贵福不可,三天两头的跑到总理衙门转悠,而总理衙门的官员则每每打官腔应付,无奈之下孟振生只好去跑去找洪仁?,洪仁?一问之下才明白孟振生原来肩负着教廷与帝国联络的责任,当下不敢怠慢,连忙进宫找到王财把原委王财立马想到这是教廷想在太平教改革中捞点好处,琢磨着如果能让教廷承认太平教为基督教的一个教派,那就等于是让太平教获得了国际通行的营业执照,这的确是件好事,只是对于孟振生烧香却拜错了神颇为不满,好歹是个主教,却搞不清楚太平教谁说了算。
  
  孟振生自然不清楚这里面如此复杂的关节,在紫禁城的亭台楼阁间穿行了半天才见到传闻中的太平教宗洪贵福,穿着传统素黄袍,端坐在英华殿正中红木书桌后的太平教宗怎么看都像是个孩子,孟振生揉了揉眼睛,迷惑不解的扫视了一遍坐在大殿两边的太平教高层,犹豫了一会才上前几步朝洪贵福弯腰行了行礼,操着一口地道的京师官话道:“教主您好,我是天主教在京师的主教,我叫孟振生。”
  
  殿内众人都呵呵一笑,坐在殿上的洪贵福也笑了起来,正想回两句客套话,却看见坐在右边椅子上默不做声的王财,犹豫了一下慢慢的把头低了下去。
  
  “教主您好,我的中国话说的不好,不知道您能听懂我的意思吗?”孟振生更加迷惑了,说起话来也有些结结巴巴。
  
  洪贵福抬头看着王财,见到后者轻轻的点了点头之后,他才坐直了身子道:“孟主教你也好,你的中国话说的很好,我能听得懂的,听说你找我,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吗?”
  
  相关史实(不满千字,不记入正文):
  
  1、洪秀全都让他的儿子洪贵福读些什么书?锄头考据洪天贵福的自述,他说在宫中先后读过太平天国刊行的《十全大吉诗》、《三字经》、《幼学诗》、《千字诏》、《醒世文》、《太平救世诏》、《太平救世诰》、《颁行诏书》。《十全大吉诗》又名《天父上帝言题皇诏》,1853年刻印,内收假托为上帝所昭示的10首诗,讲述洪秀全奉上帝之命下凡救世、众人须真心信实才能升天享福的道理。《三字经》,1853年刊行,属启蒙读物,全书三字一句,共352句,讲述上帝的权能和天王奉命下凡救世的使命,劝导幼童拜上帝,守天条,修好炼正。《幼学诗》,1851年出版,共收五言诗34首,分别以敬上帝、敬耶稣、敬肉亲和朝廷、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道等为题。《千字诏》即《御制千字诏》,1854年刻印,同样也是幼学读本,四字一句,共276句,讲述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耶稣救世赎罪的神迹故事和洪秀全奉命下凡起义立国的历史。《醒世文》,1858年刊行,分别告诫官、兵、民和敌军,阐明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政策。《太平救世诏》锄头找不到出处,如果哪位朋友手上有这个资料,感谢电邮一份给锄头,谢谢。《太平救世诰》初刻于1853年,起初叫《太平救世歌》,次年改为现名,因以东王杨秀清名义颁行的文献称“诰”(“诰谕”之省称)而得名,内收假托杨秀清撰写的诗文,阐述上帝的权能、东王本人的使命和君臣兄弟之道。《颁行诏书》,1852年刊行,辑录杨秀清、萧朝贵会衔发布的三篇檄文,阐述太平天国的政治和宗教思想。从洪贵福接受的教育来孩从小就以宗教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可见洪秀全确实把他当成未来教主培养的。
  
  、大公会议或称公会议、普世公会议、普教会议,是传统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义的的世界性主教会议,咨审表决重要教务和教理争端。公会议英文是ecumeni源自希腊oikouμ※#941;νη,意思是“普世性的”。
  
  b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