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情调小说 > 隆万盛世 > 877各自打算

877各自打算

877各自打算 (第2/2页)

在最近高拱力推的革除冗员的工作中显示出相当强的能力,因为全力办理他交代下去的工作,自然就被高拱视为可以重用的自己人。
  
  不过张四维也有一点问题,那就是他的籍贯。
  
  张四维字子维,号凤磐,山西平阳府蒲州县风陵乡人,和杨博、霍翼是老乡,他还记得当初胡应嘉弹劾杨博的罪名,就是袒护乡党。
  
  好吧,这年头乡党是不存在于朝廷的,但是却又真真实实的存在大家的意识里。
  
  杨博有没有袒护乡党,肯定是有的。
  
  他高拱在选人的时候,也会考虑这点,这还是他自认为正直为人都会想这方面的事儿,更旷论他人。
  
  想到被自己搞下去的霍翼,高拱心里一动,旋即起身出了值房,他打算借霍翼的事,试探下张四维的态度,再决定要不要推他出来。
  
  自己本身就和杨博不对付,再把霍翼搞下台,山西官员对自己怕是非常不待见。
  
  若是能够通过张四维缓和和他们的关系,貌似也不是坏事。
  
  若是张四维不够聪明,那就让他下台好了,貌似也不是多大的事儿。
  
  通过当年的事儿,高拱已经意识到做官,不是光有皇帝的宠信就够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在朝堂上依旧有效。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还是配置自己的党羽,特别是那帮门生。
  
  这两年要着重提拔他们一下才好,让他们以后能勘大用。
  
  高拱在前往吏部的路上,就寻思着手下的门生,哪些可以再把位置往上提一提,方便以后用人。
  
  当然,高拱也不会忘记提拔自己的老乡。
  
  对同乡和门生的看重,是要超过同年的。
  
  若不是经过当年事,高拱还不会意识到这点,他还会一直以为只要行得正站得直就不会给人攻讦的理由。
  
  只是没想到如此行事却适得其反,反而成为同僚不满他的原由。
  
  总之,经历了隆庆元年倒台的事儿以后,高拱成长了,由理想主义者变得追求功利起来,也开始配置党羽势力,成为他以前最看不起的一类人。
  
  到这个时候,他也才醒悟过来。
  
  为什么阁臣身后会有一大堆追随者,在此以前,他们还在翰林院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只能说时事造人,在不同的位置,所追求的理想都是会变化的。
  
  翰林院里就不缺为理想奋斗的年轻学士,但是当他们进入仕途以后,很快就会沦陷,意识到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而此刻的乾清宫里,隆庆皇帝批阅完奏疏,并没有像往日般去御花园遛狗斗鸡,大白天自然也不可能在后宫喝酒行乐。
  
  先前一时冲动夺了霍翼的兵部尚书之职,同时也任命了新的户部尚书,不过他现在还需要定下到底由谁接替霍翼。
  
  兵者,国之大事,当然不能轻忽。
  
  接受内阁某位阁臣的推荐么?
  
  隆庆皇帝想到这里,就轻轻摇头。
  
  兵部终究不比户部,这可是能够调动除京营外全大明军马的人物,他不能接受在朝廷里有权势的人的举荐,这实在太危险了。
  
  想想父皇在位时,一直把兵权交给的都是没有明确站队的大臣掌控,从聂豹到许论,还有杨博。
  
  杨博虽然那时和徐阶关系紧密,但是徐阶处处被首辅严嵩压制,也就是说兵部不能被内阁掌权之人掌握,必须是独立之外的存在。
  
  显然,在隆庆皇帝心目中,高拱已经掌控吏部,就不能继续给他扩大权利的机会。
  
  内阁剩下的人里,魏广德也被他排除在外,虽然他没有举荐人掌控六部,可工部尚书朱衡是他老乡,很多时候朱衡也是站在魏广德一边。
  
  他并没有嘉靖皇帝那时候的心态,会纵容严嵩拿下近半的要害衙门。
  
  剩下的就是李春芳、张居正和殷士谵
  
  不过就在排除魏广德名字的瞬间,隆庆皇帝忽然想到此前魏广德提到过的南京户部尚书郭乾,从巡抚到总督,最后累功迁为南京户部尚书,这显然是因为兵部尚书之位并不空缺,而安排过去的。
  
  “来人。”
  
  想到这里,隆庆皇帝大声喊道。
  
  “奴才在。”
  
  一名御前太监快步上前,躬身等候皇帝的命令。
  
  “速去调来南京户部尚书郭乾的文档,朕要看。”
  
  隆庆皇帝下令道。
  
  “遵旨。”
  
  那太监马上答应一声,转身就快步出了大。
  
  昨日说起郭乾的时候,隆庆皇帝还记得,几个人貌似对他都没什么印象,魏广德也说的含糊,并没有要举荐的意思。
  
  这样的人出任兵部尚书就很好,和内阁几人都没有太多关系。
  
  但凡魏广德要举荐郭乾的话,兵部尚书职位就铁定和他无缘了。
  
  隆庆皇帝的想法,魏广德自然是不知道的。
  
  在陈以勤值房里,只是相互提醒以后注意避开高拱,不与其正面对抗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等隆庆皇帝看到郭乾资料后,对郭乾官场经历就有了大概印象。
  
  入仕就入兵部,任主事,之后外放担任过卫辉知府,兵备道,再有按察使和布政使的经历。
  
  这样的人,除了开始进兵部外,貌似和军事文官不沾边。
  
  可是在嘉靖三十八年巡抚陕西开始,之后的经历全部都是陕西等三镇,最后到总督任上。
  
  “来人。”
  
  隆庆皇帝看到这里,心里终于还是下定决心,就不让内阁的人举荐了,免得到时候不合适,自己再提出人选,让他们不自在。
  
  这时候身边服侍的太监已经换成了陈矩,隆庆皇帝只是看了他一眼就开口说道:“传旨内阁,迁南京户部尚书郭乾为兵部尚书,尽快传旨下去,让他赴任。”
  
  “遵旨。”
  
  陈矩没有犹豫马上答应一声,随即一路退到殿门口才转身快步往内阁去传旨。
  
  皇帝要郭乾尽快赴任,意思很明确,陈矩知道重点是这个,所以脚下步伐飞快。
  
  到了内阁后,没有找魏广德,而是径直前往李春芳值房宣读皇帝口谕。
  
  对此,李春芳当然不会有丝毫怀疑。
  
  如果有人敢假传圣旨,到了司礼监也会被拦下来。
  
  当下也不假手他人,就自己亲自拟旨完成皇帝的命令。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