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情调小说 > 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 > 第一百一十七章:提拔张应星,陛下欲天下大同?【求月票】

第一百一十七章:提拔张应星,陛下欲天下大同?【求月票】

第一百一十七章:提拔张应星,陛下欲天下大同?【求月票】 (第2/2页)

同时,其心中还无比震惊与自己这位陛下的长远目光。
  
  因为他完全能看出,一但大运河能完成。
  
  那对于子孙后代来说。
  
  绝对有大好处。
  
  大运河的工程,绝对堪称是千古壮举,可以福泽千秋万代。
  
  这,就是自己辅佐的陛下吗?
  
  只是张正明心中还有顾虑,便是现在的朝廷,想要完成如此巨量的工程,可以说非常吃力!
  
  所以才会给出如此建议,若分为好几个阶段的话,压力就会减轻非常多。
  
  “微臣的意见...和太傅相同。”
  
  这时候,宋公文也开口了。
  
  而他心中有些震惊,因为陛下的想法,居然与应星兄不谋而合!
  
  可问题是,应星兄那是行了万里路,走过了许多地方,才逐渐有的这个想法。
  
  陛下呢?
  
  一直都在深宫之中。
  
  却居然也能将目光看的如此长远。
  
  陛下之思,果然早已超出自己的界限啊!
  
  不过,震惊归震惊。
  
  宋公文却也觉得,这工程量太大了,要花费的银子太多。
  
  他是户部尚书,自然知道户部如今的情况,万一这大运河开凿了,那国库就直接入不敷出了。
  
  所以,觉得张正明的意见是极为真确和明智的,门慢来才最好,不会出现问题。
  
  “此事朕已经决定,大运河,一定要开。”
  
  魏云弈却罢了罢手,继续道:“而且要在十年之内完成,分阶段肯定不行的,要做,就将一并做了,至于银饷的问题,朕不管,你们去处理。”
  
  开玩笑,若真变成分几个步骤做,那自己败坏气运的计划岂不是泡汤了?坚决不能同意。
  
  开凿大运河,是一个极为繁重的工程,若不是看上这一点。
  
  他也不会选择这个计划了。
  
  而银饷的事情...
  
  自己可是皇帝,是天子,如果连这种事情都要亲自去想,去弄,那还要这些大臣做什么?
  
  皇帝只需要提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就直接交给下面的人就行了。
  
  当即,他思索了一下,继续道:“除大运河之外,朕还要以京师为准,修炼一条通往北境的直道,这条知道首先要坚固耐用,同时还要宽阔,至少可以容纳八架马车并行。”
  
  “如今草原势大,十八部雄心勃勃,有了这条直道,未来北境再起战事,我大魏雄师,就能从这条直道上,以最快的速度增援北境,名字的话,就叫魏直道吧!”
  
  说是这样说。
  
  但魏云弈非常清楚,修建魏直道非常麻烦,需要很长的时间。
  
  即便完成了,可又不是一定要用在军事上面。
  
  先放着不行吗?
  
  直接当成一个毫无作用的奇观就行了,主要目的,是败坏气运!
  
  什么?
  
  除了大运河之外,还要修建直道?
  
  众人闻言后,顿时都震惊了,有些难以置信。
  
  一个运河工程,怕就要掏空朝廷,再来一条直道...
  
  那能扛得住吗?
  
  “陛下。”
  
  这时候,连张正明都坐不住了,直接站出来,想要说点什么。
  
  但忽然就看见,学生宋公文给自己使了一个眼色。
  
  当即,他便退了下去。
  
  虽说心中有疑惑。
  
  可想着,要相信自己的这个学生。
  
  可魏云弈却罢了罢手,当即道:“这两个计划,是朕定下的国策,无论如何都要进行,工部的人呢?”
  
  “臣在。”听到陛下呼唤,工部尚书心中一颤,继而道:“请陛下吩咐。”
  
  内阁有五位大学士,各自兼任着朝廷五部。
  
  至于没有一部尚书没有入内阁的。
  
  便是刑部尚书。
  
  所以工部尚书,自然也在其列。
  
  “吴爱卿,这两个工程,就让工部全权负责吧。”魏云弈道:“不过朕说了,这是国策,绝不能马虎,你看看在工部,有谁能担起这个重任,主导这两项工程?”
  
  工部尚书,统筹的是工部之事,一般具体的国家建设,是不会参与其中的。
  
  最多是挂个名,然后让手底下的人去执行和处理。
  
  因此,吴尚书闻言后,也没有意见。
  
  而在工部中,他也想到了几个人选,但心里却没底。
  
  尤其魏云弈郑重的语气。
  
  让其心中明了,陛下显然非常重视关心此事。
  
  因为吴尚书非常清楚,若修建的运河以及河道但凡出了一些事情。
  
  自己这个尚书,怕是要做到头了。
  
  如此。
  
  让他心中无比纠结。
  
  至于其他大学士,知道劝不了陛下,也低着头思考。
  
  “陛下。”不过此时,宋公文在经过思考之后,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微臣这里,倒是有个人选,绝对符合陛下的条件。”
  
  “噢?是谁?”
  
  闻言,魏云弈顿时就来了兴趣。
  
  他明明记得,自己这老丈人人缘并不是很好啊。
  
  居然还认识这方面的人才?
  
  “是太傅大人的侄儿,张应星!”
  
  宋公文道:“我与张应星相识多年,虽说此人没有功名在身,但却颇有才能,多年时间,走遍了我大魏的各大山河,对于地势极为了解,让他来负责督造运河以及直道,想必是没有问题的。”
  
  说完,直接便低下头,心中也有些慌乱。
  
  因为张应星才能,他也只是在对方口中说起过。
  
  至于具体如何,却并不了解。
  
  所以宋公文,此刻将其推荐出来,是冒了很大的险的。
  
  不过他觉得,既然对方能和陛下想到一起,眼光肯定是不差的,或许就能胜任呢?
  
  正好,工部的吴尚书不是没人选推荐吗?
  
  而宋公文此话刚出。
  
  让在场众大学士纷纷心头一惊,然后转头太傅。
  
  张正明呢,神色之中也有些吃惊之色,没想到对方会推荐自己的侄儿,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
  
  魏云弈则是皱起眉头,因为在印象中,似乎没有这个人存在,找不到相关的记忆。
  
  当即,他开口道:“太傅,国丈说的可当真?”
  
  既然是太傅的侄儿。
  
  那当然要问本人才行啊。
  
  尤其是魏云弈,其实对于老丈人的话,是有些不相信的。
  
  你自己能力也就那样,而且还是读书之人,怎么会了解到这些呢?
  
  所以,他更加信任太傅。
  
  “这...”
  
  张正明本想说,自己那侄儿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才能。
  
  但看到宋公文推荐,然后又想起之前,对方说要多了解了解侄儿的话。
  
  盘算着,是不是应该给应星一个机会呢?
  
  万一真做成了呢?
  
  如此。
  
  也算是了侄儿一个心愿。
  
  思绪至此,张正明点了点头,道:“宋大人所言不虚,我那侄儿,虽然对读书之事不算上心,但在这方面,微臣也相信,他是有才能的,陛下可以让他试一试,不行也可以换人。”
  
  若侄儿没做到,自己的名声不算什么,但不能有损陛下的英明。
  
  尤其是他也非常清楚,这两个工程影响都非常大。
  
  所以才会说,让侄儿试一试。
  
  而魏云弈呢?
  
  在听到此话之后,陷入了沉思。
  
  张正明是一个一心为国为民的良臣。
  
  若换做其他事情,自己完全可以反着来。
  
  但现在嘛,肯定要顺着。
  
  败坏气运是败坏气运。
  
  可这两个工程,影响非常深远,要用明君的方式来。
  
  “那好。”当即,魏云弈点了点头,然后道:“就让此人试一试吧,命他暂任运河及直到督造使,位通工部侍郎,如果此人确实做的不错,就让他正式担任此职。”
  
  督造使,是一个很笼统的官职,权力有大有小。
  
  但大运河以及魏直道,是他非常重视的。
  
  因此必须要赐予相应的权力。
  
  而位同工部侍郎,是最好的选择。
  
  “是!”
  
  下方,众大学士微微躬身。
  
  他们知道,在这方面是劝不了了。
  
  如今陛下乾纲独断,说什么也不听,如此,他们也只能接着。
  
  只是在场之人,全部将目光望向了宋公文,因为这两项工程太需要钱了。
  
  如此,压力就来到了他的身上。
  
  “既然此事已经确定,那接下来,就是有关征发徭役的事情了。”魏云弈道。
  
  “陛下,征发徭役之事很简单。”这时候,兵部尚书林远松当即站了出来,当即道:“我大魏对高阳国之战,正好已经取得了胜利,徭役的话,从高阳国征发就行,几十万徭役,完全不是问题。”
  
  高阳国不如大魏强大,人口也不如。
  
  但也有数千万之多。
  
  从这个地方征发徭役,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在加上已经被灭国了,无论于情于理,都是可以说的通的。
  
  连张正明和宋公文在此时,在听到这句话后,也是不由点头。
  
  “不行!”
  
  只是这时候,魏云弈却直接拒绝了,当即道:“先不说在高阳征发徭役,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和功夫,会耽误进程,即便能征到,也会出很多的问题,比如高阳国人对我大魏,因为灭国之事,肯定怀恨在心,所以不行。”
  
  这句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而此时,魏云弈一笑,继续道:“要征,就用我大魏自己的人。”
  
  “可陛下,开凿大运河和修建直道,至少需要几十万徭役,尤其要是在短时间内完成,怕是要达到百万之巨,如此一来,百姓肯定会怨声载道的。”工部尚书当即开口道。
  
  工部,因为要修炼许多工程,所以用到的徭役,是比兵部还多的。
  
  在这上面,自然最有发言权!
  
  而徭役。
  
  无论做什么都是无偿的。
  
  若只有几万人还好,如果是上百万,一但闹起来,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在场的人几乎都相当清楚,一个国家,若是重徭役,势必会引起下辖百姓的不满,而这种情绪一但积攒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发生叛乱。
  
  史书中,有多少朝代,因为此时元气大伤,亦或者直接灭国了啊!
  
  因此他们觉得,在国内征发数百万徭役的事情,肯定不行。
  
  这是自掘坟墓啊!
  
  “你以为这些朕没有想到吗?”
  
  魏云弈摇了摇头,继续道:“朕早就想好了办法,那就是关于这两个工程所征发徭役,不仅要管饭,还需要给足够的工钱,且每个月都要发,还有就是,征发的徭役,必须年轻力壮,每家每户,只允许要一个人,老弱病残,不在其列!同时,徭役们在劳作时,也需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能起早贪黑。”
  
  “休息时间的话,那就是从巳时到酉时,过了这个时间,都要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去休息,除非有重大问题。”
  
  “记住,这是朕的一个硬性要求,一但发现有人强迫徭役劳作,轻则罚俸,重则革职查办!”
  
  没错,这就是魏云弈想到,既能消耗国力,有不至于加重百姓负担的主意。
  
  试想一下,如果徭役劳作一个月,就能获得丰厚的报酬。
  
  那他们还会反抗吗?怕是连高兴都来不及。
  
  更为重要的是。
  
  给徭役发工钱,就又让朝廷多了一项巨大的支出。
  
  虽然百姓有钱了,可国家没钱了,算起来,还是消耗国力啊。
  
  还有就是休息时间,从巳时到酉时。
  
  简单来说。
  
  那就是朝九晚五啊,还是不允许加班的那种。
  
  加上这两项工程,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都相当于铁饭碗了!
  
  如此,绝对是两全其美!
  
  国力消耗了,气运削减了,但却影响不到百姓。
  
  就连魏云弈当初在想到这个主意的时候,也不由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感叹,太完美了。
  
  只是。
  
  当他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
  
  在场所有人,都全部愣住了,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
  
  征发徭役,说管饭,这在情理之中,可现在,居然还要发工钱,还要给他们足够的休息时间?
  
  巳时到酉时?
  
  加起来都才四个时辰而已。
  
  就连在朝堂为官的人,怕也享受不到啊...
  
  因此。
  
  五位大学士,包括张正明在内,皆是面面相觑。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有哪一个朝代是这么做的。
  
  当然,众人非常清楚,如果是这个条件的话,怕是百姓们趋之若鹜,征发徭役的时候,肯定会比想象中更多,也更加轻松。
  
  可最后的问题就是,这太需要钱了,怕是朝廷一年的税收,都根本扛不住...
  
  所以,宋公文走出来了,带着苦涩,道:“陛...陛下,这样对朝廷的压力太大了,我们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钱啊。”
  
  作为户部尚书,他盘算了一下,即便只征发一百万徭役,那所需的银子也是恐怖的。
  
  想法是好的,可若要实施下去,真的太难了。
  
  “朕说过,银子的事情,朕不管。”
  
  魏云弈却在这时候摇了摇头,继续道:“不过,朕倒是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思路,朝廷是没钱,但并不代表别人没钱,你施行摊丁入亩的时候,对此应该很了解了。”
  
  “至于用什么办法弄到银子,朕不在乎,但这事情,无论如何,都要施行下去。”
  
  “还有,朕所说的一系列之事,都必须推行到位,会让人监督!”
  
  “但凡里面的环节稍有问题,朕绝不姑息!”
  
  在这种世界。
  
  有些东西必须要用强权压制。
  
  就比如征发徭役的时候,是否有人吃空饷,是否银子没发下去等等。
  
  而能做到这一切的,唯有皇权。自己作为皇帝,别的事情可以不做,但这个,一定要顾及到位。
  
  至于提醒老丈人弄银子的办法,其实也非常明显了,就是从那些盘剥百姓的士族、地主以及士绅们手中出。
  
  有了这些,还怕没银子发下去?
  
  且魏云弈也想到,这一招,或许还会让那些人对朝廷更加愤恨呢,也不尝为败坏气运的方法。
  
  旋即,便不再思考,而是站起身来,环视一周,继续道:“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
  
  说完这些,他也不理会众人的反应。
  
  直接就走出了御书房。
  
  只留下五位大学士站在原地,面面相觑。
  
  他们对魏云弈的决断,确实非常不理解,觉得太疯狂了。
  
  觉得这样,太不切实际了...
  
  可如今。
  
  他们又能怎样呢?
  
  只能硬着头皮施行下去。
  
  因为如果不愿意,众人毫不怀疑,陛下会换一个人来顶替自己的位置,所以,走一步算一步吧。
  
  摇了摇头,林远松等三位大学士,也不说话,离开了此地。
  
  他们的目的地,也自然是内阁办公地点。
  
  而宋公文也张正明,则是有默契的跟在身后,但相互之间并没有说话。
  
  只是在等到四周无人的时候,张正明终于有些忍不住了,皱起眉头道:“陛下...到底要做什么?”
  
  说实话,今日魏云弈决定的每一件事情,除变法之外,每一条,都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若不是自己学生在旁边示意不开口,张正明绝对会站出来开口。
  
  现在,旁边已经没什么人了,也就忍不住问了。
  
  至于宋公文呢。
  
  也是低着头,显然也在思索今日魏云弈做的那些决定,以及那些事。
  
  在听到老师的疑惑之后,他稍稍沉思,最后说出了一句惊人之言:“学生有个大胆的想法,陛下之所以如此,或许...欲让天下大同!”
  
  -------
  
  ps:错别字先更后改
  
  新的一月,跪求月票支持!
  
  ------题外话------
  
  五月最后一天了。
  
  自从上架后,风雪基本做到了平均每天万字更新。
  
  算不上努力,但也绝没有偷懒,认认真真码字。
  
  本书的成绩差,可也因为读者老爷们的支持,一直有涨幅,所以,风雪拜谢了!
  
  马上就是新的一个月了,风雪跪求月票的支持,老爷手里有的话,就投给本书吧!
  
  鞠躬~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