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情调小说 > 红楼御猫 > 第五百九十一章 父皇……父皇他……

第五百九十一章 父皇……父皇他……

第五百九十一章 父皇……父皇他…… (第1/2页)

《淮南子·齐俗训》所载,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
  
  所谓四民之分,到了今天已经不能适用于国朝的发展。
  
  历经数年的调整,国朝现如今对于人才的划分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更为详细的分类。
  
  如工学这一类,其中最顶尖的大匠师官爵等同正五品员工部郎中衔,并可在立下大功后,官至三品,爵封县伯。
  
  数术之学也已经在科举中占据重要地位,元祐十二年冬,朝廷下旨户部官员必须精通数术,凡与财赋之事有关之职务,非有数术之学者不可为。
  
  军中、地方、关口市舶司等重要职务,在正常科举之外,还需有一场专攻数术的考核,合格之人才可任之。
  
  便是前往市舶司负责监察的太监,都得进行一场数术的考试。
  
  精通数术的薛宝钗大人,如今已经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户部郎中,兼任国子监数术教谕,成为无数数术学子的先生。
  
  去岁开始,由皇帝下旨,内阁核准,薛宝钗开始入宫中给太子及诸皇子讲学,成了实际上的太子师。
  
  “林姐姐帮我看看,这样子会不会太激进了些……”
  
  外面过年的爆竹声对于小两口来说,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
  
  给随行的丫鬟婆子以及亲兵扈从发完了红包,两人又恢复了平时的日常生活。
  
  黛玉拿着一本赦大老爷抢回来的西洋杂书,边读边翻译,准备丰富家中藏书。
  
  贾琮则是开始了《大夏高等教育规划方略》、《大夏基础教育改革策》、《皇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草案》等一系列奏疏的撰写。
  
  在很多问题上,贾琮都得找女诸葛林姐姐讨论一下,听听她的意见,因为他老是忽视方案对先行教育、官员选拔制度的影响。
  
  相比他自己,深谙其道的黛玉就更为熟悉国朝官场的运行方式了。
  
  她凑过身子看了看,指出其中一段话说:“这里得改改,公学才彻底铺开没多久,就算要加大数、工、医等各科学术的推广教育,你也得有充裕的时间来培养教授先生。还有,儒道的中心地位不能变,至少百十年内不可能。”
  
  黛玉歪头想了想,找出了一个最为恰当的比喻。
  
  只听她道:“就像是你之前给我讲的传奇故事,修道之人他要有本经心法,以本经心法为主导,修以剑诀等杀伐之术,心法身法剑法同步,才能修成通天彻地之大道。儒学本身是没有错的,教人仁善之道,教人忠孝仁义……数、工、医、兵等等学说,当为身外法。儒门学说,当是最适合我朝的本经心法……”
  
  一番解释,令贾琮茅塞大开。
  
  他就说经过好几日的撰写,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原来是他忽略了对人性的教育。
  
  抛开别的不谈,最好的人性教育自然是儒学教育。
  
  只要去伪存真,将孔孟二圣以及先贤最初的思想总结归纳,国朝就有了第一部完美的思想品德教材。
  
  他一拍脑瓜子,咧嘴说道:“还得是林姐姐,我差点就忘了最重要的一点……”
  
  说罢,他又趴在桌上涂涂改改,最后誊抄好之后放在一旁,继续下一策的草案。
  
  就这样,元祐十五年的新年就这么平淡而又温馨的度过了。
  
  二月十二花朝节,金陵百花刚刚绽放出他们的美丽时,几艘官船悄无声息的离开了金陵码头。
  
  ……
  
  京城往通州的铁路建好之后,连接运河与海路,通州成了国朝最大的运输中心。
  
  贾琏带着一帮兄弟站在通州码头,遥遥看向由远及近的好几艘官船。
  
  “是金龙旗,肯定是琮哥儿跟林妹妹他们!”
  
  宝玉激动的指着迎风招展的金龙旗,丝毫没有了往日的稳重。
  
  当然,他往日的稳重都是装的,毕竟要维持他曾经分外厌恶的“官老爷架子”。
  
  哗啦~
  
  好几辆马车的帘子被掀开,迎春、探春、惜春、湘云等等,包括宝钗在内,都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自元祐十三年黛玉离开京城后,小姐妹们已经许久没有聚在一起了。
  
  “二哥、宝二哥……嘿,环老三怎么变成这副鬼样子了!”
  
  贾琮扶着黛玉走下船,跟几个兄弟亲热的拥抱表达着久别重逢的喜悦。
  
  不过在看到贾环如今的模样后,立马咧嘴打趣起来。
  
  贾环挠挠脑瓜子,憨笑道:“琏二哥求了太子殿下恩典,让我进了东宫六率,就在薛大哥手底下做事。薛大哥说我底子打的还算合格,就每日操练我……”
  
  嘶,竟然要接受薛蟠的训练。
  
  这厮自己天生神力,对手底下的人要求那是高的离谱。
  
  黑啾啾的贾环应当就是这么来的,太阳公公对待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太子六率中,没人能比他薛蟠皮肤白!
  
  怀胎五月,黛玉原本纤细的腰肢也变得臃肿起来。
  
  一行人换了火车转马车,很快就从通州回到了家里。
  
  监国的太子爷贴心的派人在通州码头候着,叮嘱贾琮与黛玉不必去宫中复旨,而是让其先回家好好休息,并且遣了专攻妇人孕育方面的御医。
  
  一番望问诊切,御医老大人确认一切安好,开了副安胎方就带着贾家的“感谢”回宫去了。
  
  近两年未见,老太太精神尚好。
  
  黛玉回家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家里更热闹了!
  
  可不是更热闹了?光是毯子上爬来爬去的哥儿姐儿,就足够闹腾的。
  
  与迎春头胎便是儿子不同,湘云去岁诞下一女后,探春也在去岁冬生了个姐儿。
  
  加上琏二爷的一子一女,老太太现在光是曾孙曾外孙就有五个了。
  
  曾经被老太太放在心尖上的宝玉,地位是直线下降,能在荣禧堂得到张椅子坐就已经很不错了。
  
  苦逼的几兄弟蹲在荣禧堂的角落,瞅着老太太身边的莺莺燕燕及爬来爬去的哥儿姐儿,一个个唉声叹气起来。
  
  “琮哥儿饿不?”
  
  “不饿不饿!”
  
  “不,你饿!”
  
  此时唯一能引起老太太关注的,除了她的宝贝曾孙们,恐怕就只有刚回来还能有几天新鲜感的贾琮了。
  
  等到荣禧堂摆上三张大桌子后,逐渐壮大的用膳队伍才堪堪够坐。
  
  或许是回了家,黛玉的胃口要比在金陵时更好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